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形势.............................................. 2
一、.. 发展基础................................................. 2
二、.. 发展环境................................................. 5
三、.. 需求预测................................................. 8
第二章 指导方针和目标............................................. 11
一、.. 指导思想................................................ 11
二、.. 基本原则................................................ 11
三、.. 发展目标................................................ 12
第三章 重点任务................................................... 15
一、.. 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开创能源结构新局面.................... 15
二、.. 增强能源保障能力,构建能源安全新体系.................... 17
三、.. 提升能源消费水平,迈步能源利用新阶段.................... 19
四、.. 聚力能源创新驱动,开辟能源发展新思路.................... 22
五、.. 深化能源体制改革,营造能源市场新环境.................... 24
第四章 重点项目布局............................................... 25
一、.. 清洁高效电源重点项目.................................... 25
二、.. 新能源重点项目.......................................... 25
三、.. 天然气重点项目.......................................... 27
四、.. 电网优化重点项目........................................ 28
五、.. 新业态示范工程重点项目.................................. 29
第五章 保障措施................................................... 31
一、.. 强化组织领导............................................ 31
二、.. 加强规划统筹衔接........................................ 31
三、.. 强化要素保障............................................ 31
四、.. 强化监督管理............................................ 32
五、.. 强化宣传引导............................................ 32
附图 1 清洁高效煤电重点项目布局示意图.............................. 33
附图 2 新能源重点项目布局示意图.................................... 34
附图 3 光伏可开发布局示意图........................................ 35
前言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我县实现在汉江平原率先崛起的关键五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新的发展形势,对我县推进能源革命,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提高能源供给保障能力等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更好的适应沙洋县“十四五” 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科学谋划我县未来五年能源发展,夯实实现“区域能源供应支点县市”目标,特制定本规划。
我县将深入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能源安全新战略,坚持新发展理念,以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努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推动能源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本规划根据《荆门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沙洋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资料编制,是我县“十四五”能源发展的总体蓝图和行动纲领,是规划建设有关重大能源设施、制定能源领域相关专项规划和政策的基本依据。规划的基准年为 2020 年;规划期限为 2021-2025 年,远景展望至 2035 年。
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形势
一、 发展基础
(一) 发展现状
1、能源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沙洋县能源消耗以原煤、石油焦、生物质废料、石油、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为主,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以原煤、石油焦、生物质废料为主,天然气只占很小的比例。“十三五”期间,沙洋县能源消费结构优 化成果明显,2020 年,全县一次能源消费总量 32.26 万吨标准煤,其中煤炭消费 2.32 万吨标准煤,由 2015 年的 31.9%下降至 7.2%;石油消费 12.40 万吨标准煤,占比 38.4%;天然气消费 0.53 万吨标准煤,占比 1.7%;非化石能源消费 17.01 万吨标准煤,由 2015 年的 24.7%上升到 52.7%。单位 GDP 能耗降至 0.11 吨标准煤/万元。
2、传统能源供应能力持续稳定
煤炭:沙洋县煤源主要是外购来煤,大部分通过航运通道运煤, 每年从省外运输原煤超过 3 万吨。
天然气:沙洋县天然气气源来自西气东输“忠武”线,由钟祥华润燃气有限公司转供。近期气源供应采用“以天然气为主,液化气等为辅”的原则,中心城区年供应天然气 1281 万立方米,液化天热气 128吨。全县长输及分支油气管道总长 94 公里,城镇燃气管网总长 334.58公里。
电力:截至 2020 年底,全县电力装机总容量 308.67MW,全部为可再生能源,其中水电 2.19MW,余热发电 10MW,新能源发电装机 296.48MW。2020 年全社会用电量 11.48 亿千瓦时。电网拥有 110千伏变电站 8 座,变电站容量 41.75 万千伏安,形成以各 110kV 变电站为中心的供电格局。
3、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
截至 2020 年底,沙洋县可再生能源并网总装机容量达到308.67MW。目前在建可再生能源项目容量为 164.72MW,其中在建光伏项目 74.72MW,在建风电项目 90MW,在建项目建成并网后可再生能源总装机容量将达到 473.39MW。
4、能源技术水平稳步提升
| 专栏 1 沙洋县“十三五”能源发展总体情况表 | 一、能源消费实物量 |
| 单位 | 2015 年 | 2020 年 | 1、原煤 | 吨 | 137502 | 31047 | ① 无烟煤 | 吨 | 3866 | 4546.8 | ② 一般烟煤 | 吨 | 133636 | 26500 | 2、天然气(气态) | 万立方米 | 649 | 1281 | 3、液化天然气/石油气 | 吨 | 623 | 128 | 4、汽油 | 吨 | 6.03 | 8.6 | 5、柴油 | 吨 | 212.28 | 261 | 6、石油焦 | 吨 | 121820 | 113195 | 7、电力 | 万千瓦时 | 65542 | 114844 | 8、热力 | 百万千焦 | - | 10300 | 9、生物质燃料 | 吨 | 19500 | 94691 | 能源合计 | 吨标煤 | 310585 | 322612 | 二、能源消费种类折算标煤量 | 1、煤炭 | 吨标煤 | 99101 | 23215 | 2、石油 | 吨标煤 | 134389 | 123966 | 3、天然气 | 吨标煤 | 364.8 | 5324 | 4、可再生能源 | 吨标煤 | 76730 | 170105 |
以天顺风能、京冶重工为龙头,重点生产风机主控系统、叶片、轴承、塔筒、机舱罩等风电设备,大力支持风电设备制造关键技术装备和核心支撑软件的推广应用,不断提高生产装备和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水平。
| 专栏 1 沙洋县“十三五”能源发展总体情况表 | 三、能源消费占比情况 | 煤 |
| 31.91% | 7.20% | 石油 |
| 43.27% | 38.43% | 天然气 |
| 0.12% | 1.65% | 可再生能源 |
| 24.71% | 52.73% |
(二) 资源禀赋沙洋县资源特点为少煤、无油、乏气,可再生能源资源较丰富。 --水资源。县境地有汉江水系与长湖水系,东部为汉江水系, 汉江干流中下游区自钟祥石牌镇南下,从马良镇入县境,流经马良、 沙洋,境内河长 59.94 千米,河宽 500—800 米,流域面积 570 平方公里。西南部为长湖水系,流域面积 1538.6 平方公里,占长湖流域总面积 2265.4 平方公里的 67.9%。境内存百亩以上湖泊 25 座,共有湖水面积 20.834 万亩。年均地表径流量 5.16 亿立方米。全县多年平均农业灌溉水量为 2.04 亿立方米,平均有效灌溉面积 80 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 85.8%。各类湖泊水库总容积 7.5 亿立方米, 地下水资源储量 5.4 亿立方米。 --风资源。历年平均风速为 2.9m/s,年最大风速 13.3m/s,年极大风速 22.4m/s(N)。主导风向为北风,占全年风向频率的 27%,其次是静风,占 15%,北西北风,占 10%,南风、南西南风均占 8%,最不常见的风向为东东北风、东风、东东南风以及西西南风,均仅占 1%, 夏季南风较多。 --光资源。沙洋县历年平均日照时数为 1676.4 小时,月最大日照时数为 7 月的 211.6 小时。夏季多,冬季少,以 5、7、8 月多,12、1、2 月少。
--生物质资源。沙洋县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县,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商品棉、商品油生产基地县,生物质资源丰富。截至 2020 年底,年处理秸秆等生物质原料 30 万吨。 二、 发展环境(一) 发展趋势
从国内看,我国正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经济发展长期向好趋势不变,但挑战、风险和不确定性均显著增加,能源安全成为国家重大战略。随着能源革命深入推进, 供需格局将发生深刻变化,能源高质量发展要求更加突出,绿色转型任务愈发艰巨;基础设施不断融合发展,新模式新业态将带动能源产业转型升级,给能源产业带来发展机遇。 从省内看,“十四五”期间,我省将全力打好“疫后重振”民生保卫战、经济发展战,加快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建设,全面实施“一芯两带三区”区域和产业发展,对保障能源供应、转变发展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 从市内看,“十四五”时期,荆门处于产业优化升级、新旧动能转 换的重要关口,是建成湖北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支点的攻坚时期。荆门 能源将进入“对内安全保供,对外辐射支撑”的新发展阶段,但还存在 着能源消费总量大、能源消费结构不优、能源装备制造规模小、能源 基础设施薄弱等现实问题。 从县内看,“十四五”时期,将继续稳步推进光伏、风力发电重大项目建设,积极推进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加快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优化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保障能力,清洁能源发展走在省、市前列。
一是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进一步发力。按照建设美丽乡村的战略要求,要将城乡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电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投向,满足群众美好生活的用能需求。要加快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基础设施建设,满足日益增长的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 二是能源产业发展还需进一步培育壮大。能源技术装备研发、产业规模尚未成体系,能源基础应用效能不高,相关产业链还未真正形成。龙头企业地位还需巩固提高,重大能源项目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效应还未能充分释放。 三是能源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压力较大。受生态环保、土地、林地、港口岸线、邻避效应等因素影响,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空间受限,输电线路、油气管道等能源输送廊道建设难度增加。沙洋县 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将生态环境保护摆在突出位置,探索出一条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 (二) 发展机遇 1、碳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对能源转型提出新要求在全球推动应对气候变化等因素共同作用下,世界能源清洁低碳发展已成大势。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作出“力争于 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 的重大宣示,这就要求我国以远超发达国家减排的速度和力度,加快结构性低碳转变。这对我省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能源利用效率提升、能源结构优化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十四五”期间要大力推进清洁能源 发展,大力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为实现碳排放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 做出湖北贡献。
对我县来说,可再生能源发展迎来爆发期,依托县域丰富的太阳 能、风能、生物质等资源,积极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擘画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多元发展蓝图,形成能源发展新的增长极。 2、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对能源保障提供新途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我国积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 先后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发展协同性不断增强,能源资源跨区配置效率进一步提升,区域能源联动合作将更加密切。这为我县融入长江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沿江产业结构升级,激发内生发展活力创造了有利条件。 对我县来说,能源供应保障能力迎来提升关键期,我县应加强在武汉城市圈和宜荆荆城市群的联系,提升在中部经济区的地位,织密 能源输送网络,夯实能源合作基础,进一步拓展与省内外地区能源合 作的广度。 3、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能源创新发展提供新动力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新一轮能源变革兴起, 全球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逐步迈入平价时代,新业态、新模 式蓬勃发展。我省要紧抓战略机遇期抢占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机遇,发展先进有机材料和电池材料,着力推动多元能源形态协同转化、综合集成、智慧互联,实现氢能、分布式能源、先进储能等技术与应用跨越式发展。要加快推进能源与信息融合发展,以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改造能源产业,加速创建综合智慧能源示范区。
对我县来说,能源产业发展进入活跃期,清洁能源技术、信息技术、储能技术等关键技术的不断突破和深度融合,将推动我县能源产业格局加速调整,新模式、新业态、新产品将成为能源产业新支柱。 4、全面深化改革为能源治理体系现代化创造新环境“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在更高起点上坚定不移全 面深化改革。随着能源体制改革向深水区迈进,国家加快构建有效竞 争的市场结构和市场体系,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能源价格的机制,创 新能源科学管理模式,建立健全能源法治体系。继续坚持和完善能源 “双控”制度,对能耗强度达标而发展较快的地区,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将有适当弹性。我省在“十四五”期间要加快推动能源市场化改革,加强能源治理能力,建立完善主体多元、统一开放、竞争有序、有效监 管的能源市场体系,实现能源资源优化配置。 对我县来说,能源治理体系要有新变化,应依靠改革应对变局、开拓新局,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构建现代化能源治理体系和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能源市场体系。 三、 需求预测
“十四五”期间,综合考虑传统产业、新兴产业等叠加发力的带动作用,我县经济增速将保持在 7.3%至 7.8%的合理区间。按照 7.5%的年均增速,综合采用 LEAP 模型法、行业预测法和消费强度法等预测, 到 2025 年,全县能源消费需求总量将达到 33.9 万吨标准煤左右,年均增长 1%。分能源品种看:
1、煤炭消费持续下降。随着大气污染防治、压减煤炭消费等工作深入推进,以及化工等高耗能行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全县煤炭消费量将稳步下降。预计到 2025 年,煤炭消费总量将降至 1.8 万吨左右。 2、油品消费稳中有降。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综合考虑天然气、氢能等替代燃料发展,油品消费将呈现稳中有降态势。预计 到 2025 年,油品消费量将降至 10.5 万吨左右。 3、天然气消费快速增长。随着长输管道(忠武线、川气东送管线、淮武线、西气东输二线、西气东输三线和新粤线共 6 条国家天然气骨干管线)、城市管网和储气调峰设施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 天然气供应偏紧局面将得到根本改善,天然气需求加快释放。预计到2025 年,天然气消费量将达到 3200 万立方米左右。 4、电力消费稳步增长。随着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快速发展,以及乡村振兴战略、新型城镇化建设、电气化进程等加快推进,用电将快速增长。预计到 2025 年,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 14.65 亿千瓦时左右。
| 专栏 2 能源需求预测表 | 类别 | 单位 | 2020 年 | 2025 年 (高方案) | 2025 年 (中方案) | 2025 年 (低方案) | 一、能源消费量 | 万吨标煤 | 32.3 | 36.5 | 33.9 | 33.1 | 年均增速 | % | 0.76 | 1.5 | 1 | 0.5 |
| 专栏 2 能源需求预测表 | 类别 | 单位 | 2020 年 | 2025 年 (高方案) | 2025 年 (中方案) | 2025 年 (低方案) | 二、煤炭消费量 | 万吨 | 2.3 | 1.2 | 1.8 | 1.3 | 累计压减 | 万吨 |
| 0.3 | 0.5 | 1 | 三、油品消费量 | 万吨 | 12.4 | 11 | 10.5 | 10 | 累计压减 | 万吨 |
| 1.4 | 1.9 | 2.4 | 四、天然气消费量 | 万立方米 | 1281 | 3500 | 3200 | 3000 | 年均增速 | % |
| 22.3 | 20.1 | 18.6 | 五、全社会用电量 | 亿千瓦时 | 11.48 | 15.88 | 14.65 | 13.24 | 年均增速 | % |
| 6.7 | 5 | 2.9 |
第二章 指导方针和目标
一、 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肩负起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赋予湖北的历史使命,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创新为根本动力, 统筹推进能源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以能源安全为核心,加快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动沙洋县能源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努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行稳致远,为实现鄂中腹地率先崛起,提供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保障。 二、 基本原则坚持清洁低碳、绿色发展。统筹推进非化石能源规模化发展与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加快转变能源发展方式,优化调整能源结构,压减煤炭消费总量,持续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促 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能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和谐共生。坚持开放多元、安全发展。统筹发展与安全,加快优化能源供应网络,健全多元市场供应体系,打造安全、可靠的现代能源供给保障 体系。适应新发展格局,依托长江流域区域发展战略,加快推进能源 开放合作,大力提升开放条件下能源安全水平。
坚持创新驱动,融合发展。把改革创新作为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推动技术、产业创新,重视人才培养,推进能源与数字技术、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加强成果转化,加快产业化步伐;推动模 式创新,深化能源重点领域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充分发挥市场在能源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坚持节约高效,协调发展。把能源节约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积极推行国际先进能效标准和节能制度,推动形成节能型 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加强能源系统统筹协调和集成优化,推动各类能源协同发展,实现集约高效开发、科学高效利用。 坚持以人为本,共享发展。把改善人民群众用能条件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贯彻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加快用能基础设 施向城乡覆盖,大力实施清洁能源惠民利民工程,显著提高能源普遍服务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充分共享能源高质量 发展成果。 三、 发展目标按照沙洋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总体要求,经过五年的建设和发展,能源保供能力明显增强,能源结构不断优化,能源普遍服务水平显著提高。沙洋县以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为新能源发展支撑产业,以清洁高效电源点工程为基础电力电源,大力发展新能源, 统筹建设多能互补百万千瓦能源基地,协同发展生物质循环利用,打造湖北省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示范标杆县。全县能源发展主要目标是:能源消费“双控”有力。到 2025 年,全县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 33.9万吨左右,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 1.8 万吨以内。完成荆门市下达的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目标。
能源结构优化明显。生产方面,到 2025 年,可再生能源累计新增达到 64.71 万千瓦,其中风电 41.56 万千瓦,光伏发电 17 万千瓦。新增生物质沼气生产能力 1 万立方米,新增沼气发电规模 0.15 万千瓦。新增天然气供应量 2219 万立方米,建设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装机 6 万千瓦。建设清洁高效电源点项目,新增装机规模 200 万千瓦。消费方面,2025 年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消费比重下降至 5%左右,天然气比重提高至 3.6%左右,一次电力及其他能源(非化石能源)比重提高至 60%左右。 能源利用更清洁高效。单位GDP 能耗下降至0.075 吨标煤/万元, 人均用电量达到 2277 千瓦时/人。完成荆门市下达的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目标。 能源服务更优质。城乡电网供电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各电压等级配电网络协调发展,基本建成现代化配网体系。多路气源有效供给,全县各镇天然气通气比例达到 75%以上。 展望 2035 年,沙洋县全面建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创新融合、开放共享的现代能源体系。能源消费总量增长趋缓,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超过 80%。发电装机容量达到 360 万千瓦,基本实现非化石能源电力全面替代。届时,能源的消费水平、多元绿色供给、利用效率、科技装备等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全面完成碳达峰任务要求后,在碳中和进程中持续发力,为把沙洋县打造成为江汉生态经济带发展的“沙洋样板”,在江汉平原加快崛起,基本实现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坚强支撑。 专栏 “十四五”能源发展主要目标 | 类 别 | 指标名称 | 单位 | 2020 年 | 2025 年 | 年均 增速 | 属性 |
总量目标 | 能源消费总量 | 万吨标煤 | 32.3 | 33.9 | 1% | 预期性 | 煤炭消费总量 | 万吨 | 2.3 | 1.8 | - | 约束性 | 全社会用电量 | 亿千瓦时 | 9.96 | 14.65 | 8% | 预期性 | 电力装机总量 | 万千瓦 | 30.87 | 295.58 | 57% | 预期性 |
消费结构 | 煤炭 | % | 7.20 | 5.31 | - | 预期性 | 油品 | % | 38.42 | 30.97 | - | 预期性 | 天然气 | % | 1.65 | 3.64 | - | 预期性 | 非化石能源 | % | 52.73 | 60.08 | - | 约束性 | 效率目 标 | 单位 GDP 能耗 | 吨标煤/万元 | 0.102 | 0.075 | - | 约束性 | 人均用电量 | 千瓦时/人 | 1778 | 2277 | 5% | 预期性 |
第三章 重点任务
一、 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开创能源结构新局面
(一)提升煤电清洁高效水平
实施煤电清洁高效行动计划,以优化煤电结构为重点,加速推动沙洋清洁高效电源点工程,建设百万千瓦清洁煤电工程。到 2025 年 底,新增清洁高效煤电装机 200 万千瓦。 (二)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1. 多元发展太阳能 大力推动“集中式光伏+”模式。聚焦“光伏+”工程,促进光伏提质升级;结合农业、渔业、养殖业等,在官垱镇等地因地制宜建设农光、渔光等“光伏+综合利用”示范区,推动光伏发电与农业、渔业、养殖业等融合发展。支持能源企业利用自由工业场地、园区、废弃厂房等可利用土地,积极推广“光伏+工业”模式;结合“生态环境治理、农光、渔光、养殖业+光伏”等模式,探索与旅游业、休闲颐养产业等融合发展。到 2025 年,全县新增集中式光伏装机规模 7 万千瓦左右。 积极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率先推进党政机关、公共建筑屋顶光伏规划和建设,重点利用县域已建成具备条件的工业园区、经济开发 区、公共设施屋顶、居民住宅屋顶等各类资源,推广建设分布式光伏 发电系统。鼓励各类园区、中心商务区等统一规划、布局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具备条件的政府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建筑屋顶要逐步推广建设。创新光伏分布式利用模式,结合乡村振兴,加快建设一批光伏小镇和光伏新村。到 2025 年,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装机规模 10 万千瓦左右。
2. 集散并举推进风力发电加强陆地风能资源管理,依托沙洋风电装备制造基地,集散并举加速推动风电发展。重点在马良镇、官垱镇、五里镇等地建设集中式风电基地,布局数个上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加快集中式风电规模化建设,力争打造智慧风电示范项目。积极开发低风速区域分散风能资源, 合理利用分散风能,结合用电负荷需求和接入条件,重点在后港镇建设以就地消纳为主的分散式风电项目。到 2025 年,全县新增风电装机规模 41.56 万千瓦左右。 3. 稳妥有序发展生物质能因地制宜发展沼气发电。按照规划先行、科学合理的原则,在工业有机废水无害化处理集中的工业园区和畜禽规模化养殖的乡镇地区,利用工业、农业、畜牧业产生的大量有机废弃物,支持建设规模化沼气发电项目。到 2025 年,新增生物质发电装机 0.15 万千瓦左右。 加快生物质燃料综合利用。按照就地收集原料、就地消费利用的原则,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餐厨垃圾、农副产品加工废水废渣等各类有机废弃物资源,支持专业化企业建设生物质天然气试点工程,示范引领、有序推进,逐步建立健全生物质天然气专业化投资、建设、运营、管理和服务体系,加快生物质天然气产业化进程。开拓生物质天然气在城镇居民炊事取暖、并入城市燃气管网、交通燃料、工业原料等领域的应用,形成多元化消费体系。充分利用农村生活垃圾及人畜粪便,继续发展户用沼气。
(三)提高天然气利用水平。科学编制热电联产规划,统筹规划热电联产项目,鼓励规范建设 天然气热电联产机组。在沙洋工业园区合理布局天燃气热电联产项目, 推进建设工业园区集中供热设施,同步完善配套供热管网。到 2025年,新增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装机 6 万千瓦,铺设 20 公里蒸汽管网及相关配套基础设施。 二、 增强能源保障能力,构建能源安全新体系
(一) 优化能源输送网络布局 强化煤炭供应保障区域支点。加强与陕西、内蒙古、山西、甘肃等煤炭资源大省合作,引入省外优质煤炭,打通蒙陕甘宁地区煤炭经铁路至沙洋新港,再经水路至汉江沿线及武汉周边地区的运输路线。 发挥铁水联运、水陆联运综合交通运输优势,加快沙洋港等重点园区、 港口、企业铁路专用线和大型货运站场建设,重点推进沙洋煤炭储备集装箱散改集基地项目建设,推进“浩吉铁路+长江水运”煤炭输送体系建设。 保障天然气稳定供应。积极拓展气源渠道,实施沙洋至潜江天然气高压管道工程,推进沙洋储气设施建设,提高储气设施能力,推动能源基础设施和保障能力显著提升,进一步增强沙洋县的天然气供应保障。加快储气能力建设,推进乡镇 LNG 加气站建设。 (二) 优化城乡智能电网布局实施电网优化工程,围绕优化发展输电网、侧重发展配电网、突出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构建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智能电网。
配电网:以满足负荷增长、上级变电站配出和新能源接入需要,合理布点 110 千伏变电站,按照功能定位适度超前规划;对影响供电安全的设备进行扩展性改造,提高电网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35 千伏电网坚持“理存量、控增量”,通过加强 110 千伏和 10 千伏电网结构,将 35 千伏电网接待负荷逐步转移至 110 千伏电网。以满足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5G 基站接入等需要,及时安排配套 10 千伏电网工程同步或超前建设。加强电网配电自动化建设,提高配电网可观可控能力。 农网:全面满足“三农”发展和小康社会需要,保障供电能力,改善电网结构,加强电网设备建设,全面解决农村“低电压”问题和城乡用电不平衡问题。 (三) 健全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加强智能充电站建设,完善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服务网络。加大 物流、公交、环卫等公共服务领域以及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应用推广新能源汽车力度。在居民小区、公共停车场、公交场站等 配建专用充电设施,在高速公路服务区、旅游景区等配建快充站,加 快建设科学高效的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到“十四五”末,规 划建成充电站 30 座,充电桩 200 个。 (四) 强化重点领域生产安全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严格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立与企 业隐患排查治理系统联网的信息平台,完善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数据库,实行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定期评估、预警机制,实施全覆盖、信 息化、常态化动态监督管理。健全和完善能源领域风险防控体系和监管保障体系,压实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强 化项目审批、建设运行等环节安全风险防控。依法依规强化能源监管执法,深入重点领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坚决防范遏制能源领域重特大事故。
三、 提升能源消费水平,迈步能源利用新阶段
(一) 强化重点能耗行业管理 加快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降低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的依赖。围绕新材料、绿色食品、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夯实既有产业基础和优势,加快推进主导产业高端化、规模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重点推动玻璃产业集群做大做精做强,实现突破性发展,大力培育 BOPP 多功能薄膜全产业链,加快发展其他新材料; 围绕工艺升级、链条延伸、品牌建设,重点推进优质粮油、水乡食品、畜禽制品等绿色食品深加工向高端化迈进;重点发展重大成套临港装备制造、风电设备制造、节能环保设备制造、高档数控机床制造产业。 强化约束性指标管理。强化激励约束机制,继续实施“双控”管理,对高耗能产业和产能过剩产业实行能源消费总量强约束;建立能耗 “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严控新增高耗能项目尤其是高耗煤项目。建立健全单位能耗产出效益综合评价系统,促进煤炭和能源消费监控、评价科学化。到 2025 年,煤炭消费占能源总消费比重下降至 5%左右。
(二) 加强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强化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严格落实省市政府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工作方案,提高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加强煤炭质量全过程监督管理, 提升煤炭品质,严控劣质煤销售使用。全面实施散煤综合治理,积极推广新型水煤浆、煤粉锅炉,加大工业锅炉、工业窑炉改造力度;多途径推进优质能源替代民用散煤。推进供热体制改革,加强热电行业管理,加快实现热网互联互通和热源互济互补,推动集中供热清洁供暖。 提升终端用能电气化率。工业领域,持续推广电锅炉、电窑炉等应用,推进“电代煤、电代油”。交通领域,加快实施车辆“油改电”, 推动交通用能清洁化。农业领域。重点推广电烤烟、电制茶、电热大 棚等农产品生产“煤改电”以及农业排灌“油改电”工程;居民生活领域, 推广成熟电气化技术,加快蓄热式电锅炉、热泵、电蓄冷等技术装备 应用,提升民生用能电气化水平。 (三) 加强重点领域节能坚持“节约能源是第一能源”理念,推动重点领域节能,促进能源消费模式转变。 ——建筑领域。加快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发展;加快推进城乡既有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逐步实施公共建筑能耗限额管理;引导城镇既有建筑绿色改造,逐步推动城镇新建建筑全面建成绿 色建筑;推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实施建筑电气化工程。
——交通领域。加快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大力发展“铁路+”等绿色交通方式,完善枢纽集疏运体系,发展多式联运,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加快发展港口岸电建设,落实长江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大力推广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提升电动车用电效率;全面淘汰国Ⅲ及以下营运柴油货车,深入实施清洁柴油机行动。加快慢行系统建设,完善步行和自行车绿色交通体系,大力倡导绿色出行。 ——工业领域。严控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依法淘汰化解过剩产 能、发展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对高耗能行业组织开展节能诊断和节能 改造,加强节能监察、能效对标达标;鼓励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实 施节能升级改造。在具备条件的工业企业和园区探索厂房屋顶分布式 光伏、园区分布式风电等模式。 ——公共机构领域。加快公共机构既有建筑围护结构、供热、制 冷、照明等用能系统和设施设备节能改造,鼓励采用能源费用托管等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在公共机构重点用能单位推行能耗限额管理试点, 全面开展节约型机关创建行动。 (四) 提升全社会节约用能意识改善城乡用能方式。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新城镇、新能源、新生活行动计划,坚持集中与分布供能相结合,深化城乡用能方式转变,提高城乡用能水平和效率。提升供热、燃气等能源基础设施覆盖范围和建设水平,加快工业余热在城镇供热的规模化应用,推广余热供暖、可再生能源供暖、水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等清洁取暖方式。加强能源需求侧管理,引导用户自主参与调峰、错峰。 实施全民节能行动计划,加强宣传教育,普及节能知识,推广节能新技术、新产品, 大力提倡绿色生活方式,引导居民科学合理用能。
四、 聚力能源创新驱动,开辟能源发展新思路
(一) 壮大能源产业装备 聚焦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建立产业链“链长制”,大力实施创新强链、配套延链、招引补链,打造新能源产业装备基地。以天顺风能、京冶重工为龙头,重点生产风机主控系统、叶片、轴承、塔筒、机舱罩等风电设备,大力支持风电设备制造关键技术装备和核心支撑软件的推广应用,不断提高生产装备和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水平。 (二) 加快氢能产业化示范强化规划引导,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引进国家电投、雄韬股份等具有氢能开发核心技术的企业,布局建设燃料电池及动力系统研发生产基地,大力推进燃料电池核心材料、关键零部件和动力系统产业化、 规模化。以市场为导向,做优做强燃料电池客车、物流车,积极研发重型卡车,前瞻布局乘用车。按照由点及面、由专用向公用、由城区向城镇发展的思路,合理配套、适度超前推进加氢站布局建设,优先在有条件的地区布局加氢站,适时向全县推广。依托盈德气体、凯龙集团、中集集团及新能源电池、整车生产制造产业,重点推进城区公交专用加氢站建设,加速燃料电池在交通领域示范应用,打造沙洋县公共交通“氢走廊”,逐步向物流、环卫领域推广。 (三) 加快推动换电重卡示范
依托沙洋港综合物流枢纽,加快推动换电重卡示范,打造低碳物流园区。以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为核心,积极发展码头装卸运输 业、仓储物流业、生态加工业、高端贸易业和临港服务业。支持具有绿色交通开发核心技术的企业,合理布局充换电站和换电重卡绿色物流线路,大力推进绿色交通的产业化和规模化。 (四) 大力推动储能应用示范建设储能示范工程。加大储能发展力度,开展综合性储能技术应用示范,支持开展“风光储”、“风光火储”一体化项目,重点打造可再生能源与储能融合发展示范工程;在用户侧、电源侧和电网侧分类推进示范工程建设。推动储能技术创新。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储能装备开发,重点在智能输变电设备、动力电池、储能电站与系统等方面加快推进技术革新与应用,加快推进储能应用示范。 (五) 打造综合智慧能源示范区综合智慧能源示范项目。依托我县新能源领域龙头企业,重点研发光伏组件、燃料电池、分布式能源、储能、智能微网、氢能等核心技术,因地制宜实施一批多种能源协同开发利用的综合智慧能源示范项目。培养智慧用能新模式,扩大可再生能源在各领域的应用,以沙洋经开区、滨江新区、新港区等三个综合能源利用示范区域为依托, 培育综合能源服务新模式与用户侧智慧用能新模式,促进区域能源生产和消费转型升级,逐步建立适应综合智慧能源发展的技术路径、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优选 1-2 个园区开展近零碳园区试点,实行低碳门槛管理,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合理控制工业过程碳排放,打造特色近零碳园区模式。
五、 深化能源体制改革,营造能源市场新环境
(一) 深化放管服改革 简化能源项目审批程序,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坚持放管结合,构建权责明确、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简约高效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健全能源市场监管体制,落实发用电计划和输配以外的竞争性环节电价放开政策,支持除重要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行业外的其他工商业用户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能源市场秩序。 (二) 优化用能营商环境围绕“减少行政审批、加强政府监管”总体方向,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建立健全能源法治,完善能源监管体系,加快推进能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政务服务流程再造,优化企业开办、“互联网+政务服务”等政务服务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持续优化能源营商环境。强化能源监管,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构建公平公正、透明高效的能源监管体系。 (三) 加强能源行业安全监管健全和完善能源领域风险防控体系和监管保障体系,压实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强化项目审批、建设运行等 环节安全风险防控。依法依规强化能源监管执法,深入重点领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坚决防范遏制能源领域重特大事故。
第四章 重点项目布局一、 清洁高效电源重点项目
|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项目 | 序 号 | 项目名 称 | 建设 地点 |
建设内容和规模 | 建设 年限 |
占地面积 | 总投资 (亿元) |
1 | 沙洋县清洁高效电源点建设 项目 |
高阳镇吴集村 |
规划建设 2×1000MW 国产超超临界燃煤凝汽式火力发电机组,年耗煤量约为 350 万吨, 年发电量约 90 亿千瓦时 |
2022- 2025 |
5000 亩 |
75 |
2 |
沙洋煤炭储备集装箱散改集基地 |
沙洋县沙洋港 | 项目占地约 500 亩,按煤炭货运量为 1000 万 吨/年,其中铁路进量 1000 万吨/年,水路出 量 1000 万吨/年,根据运量需求建设煤炭堆场 及配套储配煤设施,静态储备能力 120 万吨。 |
2022- 2024 |
500 亩 |
12.18 |
“十四五”期间,重点建成沙洋县 2×100 万千瓦清洁高效电源点项目及沙洋煤炭储备集装箱散改集基地项目。各项目布局示意图见附图1。
二、 新能源重点项目“十四五”期间,重点在官垱镇、马良镇等地分别打造 5 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在五里铺镇等地打造 20 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在后港镇工业园建设分散式风电项目。到 2025 年底,新增建成及在建风电规模41.56 万千瓦左右。在官垱镇、李市镇、毛李镇等地重点实施“光伏+” 工程,到 2025 年底,新增建成及在建集中式光伏发电规模达到 7 万千瓦左右。在整县域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到 2025 年底,在全县党政机关、公共建筑、工商业厂房、城镇和农村居民屋顶建设装机规模 10 万千瓦左右,建设面积达到 800 多万平方。在沙洋县各乡镇建设 10 处大型沼气工程,日产沼气 1 万立方米。各新能源项目布局见附图 2。 新能源重点项目 |
| 序 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内容和规模 |
建设年限 | 总投资 (亿元) |
规划风电项目 |
1 | 中南电力设计院沙 洋新园农场风电场 | 沙洋县官垱 镇新园农场 | 建设 50MW 风力发电机组及升压 站、送出线路等设施。 |
2021-2023 |
4 |
2 | 中南电力设计院沙 洋马良农场风电场 | 沙洋县马良 镇马良农场 | 建设 50MW 风力发电机组及升压 站、送出线路等设施。 |
2021-2023 |
4 |
3 | 沙洋县后港镇工业园区 15.56MW 分 散式风电项目 |
沙洋县后港镇工业园 |
建设 15.56MW 分散式风力发电机组。 |
2021-2022 |
1.2 |
4 |
沙洋县五里铺 200MW 风电项目 | 沙洋县五里铺镇、十里铺镇、曾集 镇 |
建设200MW 风力发电机组及升压站、送出线路等设施。 |
2021-2023 |
14 | 合计 | 风电装机容量 415.56MW |
| 23.2 |
规划光伏项目 |
5 | 国家电投沙洋王坪 70MWp 农光互补发电项目 |
沙洋县官垱镇王坪村 | 建设 70MWp 农光互补发电站,配套光伏发电设施 70 台发电单元及 附属设施。 |
2020-2021 |
3.5 |
6 | 沙洋县整县屋顶分 布式光伏项目 |
县域内 | 全县范围内开发屋顶面积 800 多 万平方,装机规模 100MW。 |
2022-2024 |
15 | 合计 | 光伏装机容量 170MW |
| 18.5 | 规划 沼气工程 |
7 |
乡镇大型沼气工程 | 沙洋县各乡 镇 | 新建大型沼气工程 10 个,1000m³/ 个,10000m³ |
2021-2025 |
1 |
| 合计 | 沼气发电装机容量 1.5MW |
| 1 | 总计 | 新增新能源装机 587.06MW |
| 42.7 |
剩余可开发光伏分布情况 | 序 号 |
项目位置 |
占地面积(公顷) |
建设规模(MW) | 土地性质 | 1 | 五里铺镇王家草场 | 126 | 60 | 一般农田 | 2 | 沈集镇潘大堰村 | 55 | 22 | 一般农田 | 3 | 高阳镇洪家巷 | 429 | 200 | 一般农田 | 4 | 毛李镇龙尾山 | 514 | 250 | 一般农田 | 5 | 后港镇三三零农场 | 37 | 18 | 一般农田 | 6 | 李市镇 | 133 | 100 | 一般农田 | 7 | 官垱镇大文村 | 400 | 300 | 一般农田 | 合计 | 950 |
此外,根据资源普查、土地资源落实及现场踏勘,沙洋县剩余光 伏可开发量约 95 万千瓦,主要分布在高阳镇、毛李镇等地。详细布局见附图 3。
三、 天然气重点项目
| 天然气重点项目 |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内容和规模 |
建设年限 | 总投资 (亿元) |
1 |
沙洋园区热电联产项目 |
沙洋经开区建设 2×3 万千瓦天然气热电联产机 组,铺设 20 公里蒸汽管网及相关配套设施。 |
2021-2023 |
5 |
2 |
华润燃气沙洋储气设施项目 |
占地约 20 亩,主要建设 150 立方米储气罐 2 个,储气能力 18 万方。 |
2022-2024 |
0.5 |
3 |
沙洋至潜江高压管道 |
建设沙洋至潜江天然气高压管道 40 公里 |
2021-2023 |
0.5 |
4 |
沙洋县天然气市政管网建设 |
在沙洋城区及涉及乡镇建设市政管道建设,全长 57 公里 |
2021-2025 |
0.18 |
5 |
沙洋范家台门站 |
范家台建设 1 座高中压调压站,年输气能力 3 亿立方。 |
2021-2022 |
0.15 |
6 |
沙洋县气化乡镇工程 | 建设李市至沙洋高压管道 23 公里,曾集镇、五里镇、十里镇、拾桥镇、毛李镇天然气利用 工程。 |
2021-2025 |
1.08 |
7 |
工业园三路LNG/L- CNG 加气站 |
位于工业园三路,设计规模为 3×104Nm3/d 。 |
2021-2025 |
0.3 |
8 |
新港水上LNG 加气站 |
位于汉江码头,设计规模为 3×104Nm3/d。 |
2021-2025 |
0.3 |
9 |
五里铺镇L-CNG 加气站 |
位于五里铺镇,设计规模为 20000 立方/日 。 |
2021-2025 |
0.1 |
10 |
高阳镇 L-CNG 加气站 |
位于高阳镇,设计规模 40000 立方/日。 |
2021-2025 |
0.2 |
天然气:合理确定天然气输配系统与储气方案,协调高中低压管网建设,重点实施沙洋储气设施项目、沙洋至潜江高压管道建设及沙洋县天然气市政管网建设,在各乡镇布局加气站,推进沙洋园区 2×3 万千瓦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建设。 天然气重点项目 |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内容和规模 |
建设年限 | 总投资 (亿元) |
11 |
曾集镇 LNG/L-CNG 加气站 |
位于曾集镇,设计规模为 45000/日 。 |
2021-2025 |
0.1 |
12 |
十里铺镇LNG/L-CNG 加气站 |
位于十里铺镇,设计规模 40000 立方/日。 |
2021-2025 |
0.2 |
13 |
后港镇 LNG/L-CNG 加气站 |
位于后港镇,设计规模为 2×104Nm3/d 。 |
2021-2025 |
0.2 |
14 |
毛李镇 LNG/L-CNG 加气站 |
位于毛李镇,设计规模为 40000 立方/日。 |
2021-2025 |
0.2 |
15 |
沙洋兰盾L-CNG 加气站 |
纪山镇郭店村 207 国道旁,设计规模 25000 立方/日。 |
2021-2023 |
0.1 | 合计 |
| 9.11 |
四、 电网优化重点项目
| 电网优化重点项目 |
类型 | 序 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内容和规模 |
建设年限 | 总投资 (亿元) | 220k V 输变电工程 |
1 |
荆荆高铁沙洋牵引站 220kV 外部送电工程 |
沙洋县 |
线路长度 10 千米。 |
2024 |
0.2 | 110k V 输变电工程 |
1 |
荆门沙洋张池 110kV 输变电工程 |
沙洋县曾集镇 | 主变一期 1×50 兆伏安,110 千伏线路一回至五里变,一回至吴家湾变,新建线路 12 千米, 导线型号LGJ-300。 |
2024 |
0.39 |
“十四五”期间,重点建设荆荆高铁沙洋牵引站 220kV 外部送电工程、四方 110kV 输变电工程、高桥 110kV 输变电工程、张池 110kV 输变电工程。到 2025 年,沙洋县规划新建 110kV 变电站 3 座,新增容量 150MVA,增容 1 座 110kV 变电站,容量 10MVA;新建 110kV 线路 8 条,新增线路长度 96.8km。规划扩建 35kV 变电站 5 座,新增容 60MVA,新建 35kV 线路 6 条,新增线路长度 39km。
| 电网优化重点项目 |
类型 | 序 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内容和规模 |
建设年限 | 总投资 (亿元) |
|
2 |
荆门沙洋高桥 110kV 输变电工程 |
沙洋县官垱镇高桥片区 | 主变一期 1×50 兆伏安,110 千伏线路一回至长林变,一回至青年变,新建线路 19 千米,导 线型号 LGJ-300 |
2024 |
0.64 |
3 |
荆门沙洋四方 110kV 输变电工程 |
沙洋县纪山镇付场村 | 主变一期 1×50 兆伏安,110 千伏线路双回至鲍河变,同时将兴鲍线 π 进 220 千伏五里变。新建线路 44.5 千米,导线型号 LGJ-300。 |
2021 |
0.73 |
4 | 荆门沙洋黄荡湖~ 马良 110kV 线路新 建工程 |
黄荡湖~马良镇 |
新建 110kV 线路 16.3km,导线型号LGJ-300。 |
2022 |
0.24 |
5 |
荆门沙洋蓝盾 110kV 线路工程 |
蓝盾 | 110kV 出线终期 1 回,一期 1 回。新建 110kV 线路 5km,导线型号 LGJ-300。 |
2024 |
0.08 | 合计 |
| 2.28 |
五、 新业态示范工程重点项目“十四五”期间,在县域各乡镇分别建设 1 座充电站,在县城主要客运站、大型停车场、商城、高档住宅区建设 18 座充电站。在沙洋港开展换电重卡示范等智慧港口示范,在新港区规划建设 2 座换电站,为沙洋港与经开区物流园运输线路的换电重卡提供换电服务。在沙洋县经开区建设磷酸铁锂储能电池项目,规划年产量达到 1GWh, 同时建设 50MW/100MWh 储能电站,推动沙洋县新能源与储能协同发展。在沙洋县经开区开展园区综合智慧能源示范和近零碳排放园区示范,县域内选取 5 个乡村开展美丽乡村综合智慧能源示范。到 2025年底,全县建成综合能源利用项目 2 处,建成乡村级综合智慧能源示范工程 5 处。
| 新业态示范工程重点项目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内容和规模 |
建设年限 | 总投资 (亿元) |
充换电站 |
1 |
沙洋县智能充电站 |
县城乡镇全覆盖 | 规划建设 30 座充电站,充电桩 200 个,配套建设停车场及配套基础设施。 |
2021-2024 |
1 |
2 | 沙洋港换电重 卡充换电站 | 新港区沙洋 港 | 规划建设 2 座充换电站,可满足 100 辆货车充换电。 |
2021-2024 |
1 |
储能 |
3 | 储能电池生产 项目 | 沙洋县经开 区 | 年产 1.0GWh 磷酸铁锂储能电池建 设项目。 |
2021-2024 |
1 |
4 |
储能电站项目 | 沙洋县经开 区 | 规划建设 50MW/100MWh 电化学 储能电站,占地 20 亩。 |
2021-2025 |
3 |
综合智慧能源示范工程 |
5 |
沙洋经开区综合能源站 |
沙洋经开区 | 综合能源站设计 5 万Nm3/d 供气规模,20 吨/d 加油规模、1000kg/d 加氢能力、10 台整车充电设施。 |
2021-2024 |
1.3 |
6 |
沙洋经开区智慧园区项目 |
沙洋经开区 | 依托热电联产项目,开展冷热电气水综合智慧能源应用示范,争创湖 北省近零碳示范园区。 |
2021-2025 |
1.5 |
7 |
沙洋县美丽乡村智慧能源项目 |
沙洋县 5 个乡村 | 选取 5 处乡村开展美丽乡村综合智慧能源示范,建设生物质综合利 用、光伏发电、清洁供暖(冷)等 综合智慧能源项目。 |
2021-2025 |
1 | 合计 |
| 9.8 |
第五章 保障措施
一、 强化组织领导发展改革局要充分发挥总牵头作用,各相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 强化协同联动,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为规划实施创造有利 条件。各乡镇要切实发挥主体作用,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形成工作合 力,推动各项指标和任务落实。同时,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建立上下 联动和信息共享机制;强化规划实施,分解落实目标任务,围绕约束 性指标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分年度逐级下达落实。 二、 加强规划统筹衔接做好本规划与沙洋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国土空间规划、城乡建设规划、电力规划和荆门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的有效衔接。加强与企业对接,争取规划项目纳入投资计划,促进 开工建设。加强规划实施监督管理,密切关注国家能源政策调整、能 源通道建设、区域需求变化、科技创新发展等情况,及时组织开展规划实施中期评估,适时对规划进行滚动修编,调整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确保规划落实落地。 三、 强化要素保障强化土地要素保障,对相关部门确定的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在建设用地指标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强化资金要素保障,拓宽投融资渠道,鼓励开发性、政策性银行支持能源重大项目建设,引导社会资本 参与项目建设,采取多种手段保障资金需求。强化指标要素保障,加强与生态、交通等有关部门协同,为发展先进产能腾出用能指标、市场空间、环境容量,不断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益,确保重大项目落地落实。
四、 强化监督管理对规划落实情况进行监测分析和中期评估,按规定程序适时进行中期调整。创新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效能,建立高效透明的能源规划实施监管体系。重点监管规划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落实情况,及时协调解决突出问题,实施闭环管理,确保规划落实到位。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加强信息公开,引导公众参与规划贯彻落实的全过程,提高规划推进、独立监督、科学管理、民主决策的水平。 五、 强化宣传引导开展形式多样的规划宣传,加强新闻宣传、政策解读和教育普及, 准确阐述规划的指导思想,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 发展理念融入能源安全新战略加以推广、弘扬。加强舆论引导,回应 社会关切,传递有利于推进规划实施的好声音和正能量,积极营造浓 厚、持久的社会氛围,推动形成社会共识和自觉意识,不断把能源高 质量发展推向深入。
附图 1 清洁高效煤电重点项目布局示意图
附图 2 新能源重点项目布局示意图
附图 3 光伏可开发布局示意图
|